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几乎每一个职位,都可以有非常精细的职责定位,和这个职位所担当工作的经验总结。看完一个银河英雄传说出版的策划案,忍不住有扁它一跎的冲动。
作产品设计的时候,在作conception development之前,我们要作planning.
Planning 可以划分为如下阶段:
identify customer needs -> establish target specification -> generate product concepts -> select product concept(s) ....
在整个的plan的周期中,伴随着如下考量:
Perform Economic Analysis
Benchmark Competitive Products
Build and Test Models and Prototype
[作者从头到尾巴都没有考虑这些东西]
就identify customer needs 来对该策划案作一番剖析:
『我们』要作一个产品。那么我们应该先拿出我们的mission statement, 然后才开始市场活动.
以Mission statement , 举例来说,列表内容如下:
1. product description
简体中文版 银河英雄传说
2. key bussiness goal
a. 在2006年某季度发行
b. 达到何种销量,获得多少程度盈利
c. 其他夹带的商业目标
[排行榜,xxx奖都不是bussiness goal]
3. Primary Market
银河英雄传说既有读者
4. Secondary Market
各类文学青年/高中学生/小说租赁屋/
5. Stakeholders
待定义(此处我不会再补充写定义的)
6. 略去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年轻的天真烂漫的小伙子还没有搞清楚商业伙伴就开始快乐的意淫要用什么样的装帧。作者甚至认为盗版本身使得银英聚集了人气,莫名其妙想出来销量完全不是问题。作者完全不作field work, 没有调查primary market的客户意愿,如果不能达到他们的WTB(willing to buy )的线,你连primary market都丢掉,如何实现你的商业利益? 甚至扬言不需要作任何推广和号召,OH,SHOT,居然有这样对待key customer的人,请不要认为皇帝的闺女就好嫁人,公主有一打子呢,客户的忠诚度目前还没有从银河英雄传说转移到你这家出版公司身上。
客户是否需要买这本书,仍然是需要polll的,不可以用意淫来达到商业目标。公司是为了股东利益而存活的,为了盈利而存活的,在银英的fans还未控股贵公司之前,请不要拿贵公司股东的钱开玩笑。毕竟这还只是一个小众的市场,有销量不能等于有大销量,不能等于达到盈利目标。不能达到盈利目标的的项目,从开始就应该收手。
作者还未作野外工作, 就开始套用差别化策略来攫取市场。我们宽恕他。我们假定,这个作者做过了interview, gather 了raw data,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描述客户需求呢?
一般咸认,有如下guideline:
1. what NOT how
需要定义用户的需求是什么,而不是定义如何来实现。
比如: 定义装帧如何如何如何,甚至连用什么纸都说了, 这是定义HOW, 这是一个绝对的错误。
取而代之,应当定义WHAT, 客户要求这个装帧体现何种风格,达到何种目的(长期保存,馈赠?忠实原版? 其他希望? )
2. specificity
需要定义出到底是什么功能,能够对应何种条件, 而不是说这个东西要强壮,要如何如何。当然这个是产品设计的内容,此处不好举例。
3. Postive Not Negative
『我不打算将它作成一本图文并茂的绘本,而是采用比较传统而典雅的风格。』OK, 这是中国式的作书人在发梦,我们不要理睬它。
定义客户需求,我们需要定义 是什么什么, 不是说把这一点定义为 不如何如何
4. not Must and should
不再详细分析。
而作客户需求的过程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INTERVIEW, 我们认为比focus group更为有效,而且,我们interview的对象 还要包括所有的stakeholders 和lead users. 其他的不再详细构想。
在最后,作者完全不考虑stakeholder的利益, 夹带着描述虚幻的装帧的时候近乎高潮的快感,冲向了营销渠道。
作者采用几乎是想当然的业余渠道铺货:当当,卓越,贝塔斯曼,甚至要和银联等网站开展邮购业务。这是典型的单相思。虽然当当,卓越,贝X是商业上的互补者,但是没有定义清楚 stakeholder和商业目标之前,就直接把发行渠道给了一个并不依靠于你,或者说你对它商业价值不高的渠道去发行,是不是浪费了这样一次机会呢?很简单的博弈,三国里面有,银英里面也有。这样的伪FANS来写策划案,真是白读了银英。
Anyway,营销没学完,也木有经验,我闭嘴。只能就客户需求的定义,给这个发梦的家伙扇上一耳光。以其人写的渠道之狭隘来看,真的是一个业余爱好者的梦吧,请在策划案之前加上一个FICTION 或者fake以正视听。如果要是真是那个出版社的家伙写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吧。
突然想起来恶心的一件事情: 去年米国财务的X官在描述美中地位的时候,使用了stakeholder,一个傻X记者说国内的媒体慌忙找翻译,顺便得意的讲了一把来源,凑了一篇X字文去某媒体赚稿费。 不知道的固然有,可知道的也很多啊。我们都要老老实实做人, 而且要坐专业的人, 在任何一个行当,做不出该行当的专业,便是一无是处,因为谁都可以取代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